宝童悦康®-广州市宝童心智运动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婴儿的认知发展:注意、记忆与思维 [复制链接]

1#

早期的儿童心理学,把新生儿及幼小婴儿看作是小动物,不知不识的,只注重其动作能力,而现代儿童心理学,发现新生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由于婴儿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认知过程,所以在研究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在不断深入的研究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几种颇有成效的婴儿认知研究方法和技术。


注意的发展

1.注意发展的前提条件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他们的觉醒时间非常短暂。持续时间一般不超10分钟,即使在喂奶条件下,也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觉醒时间有时也会持续1小时)。新生儿这种极短暂的觉醒时间是神经系统和脑发育尚不成熟而避免受过多刺激影响的保护性象征。正因为此,也给这方面的研究增加了一定难度。

随着婴儿的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这种觉醒状态持续时间迅速增加,到了3个月即使在不喂奶时,其觉醒时间,也可延续到1小时到1时半之久。4个月以后,就可以出现昼之间有规律的睡眠觉醒转换。半岁,婴儿在夜间能连续睡眠6-8小时,白天有规律的睡两次。2-3小时/次,其余时间则醒着玩耍。这时婴儿的注意也迅速发展起来,且主要表现为注意选择性的发展。

2.注意发展的年龄特征

(1)0—1月个的新生儿注意的发展特征

         对简单明了的图形更加偏爱。

         对图形比对杂乱的刺激点或线更偏爱。

         对人脸的注意多于对其他事物的注意。

(2)1-3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规律与特点:(3个月前后)

         偏好复杂刺激物

         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偏好不规则图形多于规则图形

         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非集中的刺激物

         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刺激物

         从注意局部轮廓向有组织地注意较全面的轮廓发展

         从只注意形体外周向注意形体内部因素发展

关于这一阶段婴儿注意选择性主要有两种假说和两种理论。

两种假说:

a 范兹和吉布森提出婴儿对某些具有功能价值意义的刺激有种先天的偏爱。例:三个点构成的“人脸”模型等。

b 差异假说:认为婴儿倾向于接受那一些与其内在认知水平差异不在的刺激,而这种内在认知水平则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而出现有顺序的变化。

两种理论:

a. 轮廓密度理论(Karmel):婴儿的注意受视野中物体轮廓出现与否的制约和影响。

其主要生理机制是婴儿视觉系统中有某种感知轮廓的初级单元(Hubel&Wiesel 1959,1962)。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

a). 注意是复杂图案轮廓密度的一种函数,轮廓密度是导致视觉偏爱的主要因素;

b). 在任何年龄阶段,这种偏爱都与轮廓密度成倒U字形的关系;

c). 在任何特定年龄都有其相应的最受偏爱的轮廓密度,密度随婴儿的发展而越来越大。

对此他从生理学的角度作了解释:那种最偏爱的轮廓密度会引起视觉接受区最大的神经兴奋,因而产生偏爱;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视觉接受区对比较密集的轮廓更加敏感,更易兴奋(Kamel 与Maisel用行为和诱发现电位法研究证实了上述分析与观点)。

评价:我们认为卡默尔的理论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婴儿早期注意的倾向性,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因为除了轮廓密度之外,每个图案还有其它特性。而且轮廓密度也不是轮廓的唯一特性。轮廓的外形构造等也是我们区别不同对象的重要指标。

b. 图形视觉理论(Banks & Salapatek ,1981)

该理论认为人有一个对视觉刺激特点进行了线性分析的系统。

(3)3—6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特征

这一时期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活动更加主动积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种感知觉能力日趋成熟且在很多方面达成人水平。例:颜色视觉在婴儿4个月时  接近成人水平,5—8个月时在4000~8000Hz内差别阈限与成人水平相同。

运动技能虽然还很差,但头部自控能力加强,已能够转头细致的观察事物。

够物与抓握能力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了较成熟的阶段。

视觉注意能力发展的特点:

平均注意时间缩短,探索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偏爱复杂和有意义的视察对象。

看得见的和可操作的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的特别持久的注意和兴趣。

由于前3个月记忆和学习的结果,这时婴儿对世界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注意开始受到经验的影响和制约,尤其在社会性领域是这一点更加突出。

(4)6~12个月婴儿注意的发展特征

与前几个阶段不同,关于这一时期婴儿注意发展的具体研究很少。我们主要根据相关研究来找寻注意发展的印记。

这一时期婴儿的注意不再像6个月以前那样只表现在视觉方面,而是以更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选择性够物、选择性抓握,选择性吸吮等。

这一时期婴儿选择性注意越来越受知识与经验的支配。例如:婴儿对熟悉的面孔微笑、对陌生面孔焦虑就是由经验和社会性认识控制的注意现象。

(5)1~3岁婴儿注意的发展特征

1岁以后,婴儿开始逐步掌握语言,表象开始发生,客体永存性概念日臻完善,记忆与模仿能力迅速发展,这一系列认知方面的突飞猛进使婴儿的注意能力继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注意时间逐渐增长,最多20~30分钟。

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广。例:注意到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周围人们的活动。

由于大脑神经系统抑制能力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注意转移能力和注意分配有了较大发展,但不成熟。

近3岁时有意注意开始出现


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记忆是婴儿心理活动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是经验积累或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记忆,旧经验就不可能对当前婴儿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心理的全部复杂性就无从实现,婴儿的心理也就永远只能保持在新生儿水平。因此,可以说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更没有个体心理的发展。记忆是婴儿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

(一)记忆的发生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在妊娠末期

(二)记忆的发展

(1)新生儿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最初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帕波塞克最早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了婴儿记忆的发展。帕波塞克用牛奶为强化物训练新生儿建立对不同声音的条件反射,让婴儿听见铃声,蜂鸣器声时分别转向不同的一侧。这样每天训练10次到一个月后,婴儿即能在10次刺激中有5次以上反应正确,初步建立了对这两种声音的不同条件反射,表明一个月内的婴儿已有了长时间记忆

(2)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诺威一科利尔及其同事从1976到1987年所作令人瞩目的踢脚--车动系列实验。揭示了早期婴儿包括记忆在内的一些发展规律(3个月的婴儿)。她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使婴儿仰卧在小床上,床的上方悬挂着美丽,能发出响声的小玩具。给婴儿的一条腿上系住一条带子,带子的另一端与悬挂玩具的装置相联。每次婴儿的腿活动时,玩具由于带子的晃动而发出叮咚响声并转动起来,于是婴儿不断地踢腿,以便使玩具发出响声和转动,玩具的变化引起婴儿的注意和兴趣。这个实验显示了典型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婴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此基础又进行了记忆研究。利用小汽车的运动来强化婴儿的踢腿,经过6~8天无训练间隔后,婴儿在同样情景下作出了踢腿动作,表明婴儿已有了汽车和踢腿动作相联系的长时记忆。科利尔的工作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结果:出生20天以内的新生儿可建立经典条件反射。并可保持10天以上。2~3个月婴儿能建立操作条件反射。3个月婴儿的记忆能保持4周之久。

(3)3—6个月记忆的发展。

长时记忆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对知识,技能可保持数天,数周。

(4)6~12个月记忆的发展

6~12个月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地延长长时记忆能力进一步增强,表现为:

长时记忆时间增长

认生现象说明其记忆能力的扩展

搜寻物体能力增强(皮亚杰指出这一能力中包含著明显的记忆成分)

出现大量模仿动作(不延迟模仿但不可否认其中包含有记忆因素)

(5)1岁以后:主要表现在回忆的发展

婴儿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很多重要的变化。如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再现和模仿能力的迅速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等。其中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而延迟模仿的产生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回忆能力的初步成熟。2~3岁婴儿再现能力有了很大发展,其表现为,能帮成人找到东西,喜欢做藏东西的游戏。

总之,婴儿期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和关键期。婴儿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且有相当大的潜能。婴儿的再认能力发展较早,回忆能力也有很大发展,婴儿形象表征能力的出现较早,并在言语产生之后获得符号表征能力,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则是婴儿记忆能力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思维的发生发展

(一)思维的发生

前面我们讲了皮亚杰的发展观,知道皮亚杰是从思维的角度而研究的发展的。曾经皮亚杰是这方面的权威。他认为,9、10个月以前的婴儿不存在问题解决行为,而近来的研究则发现,3个月的婴儿就已具备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帕波塞克和伯恩斯坦,训练了3个月的婴儿学会向左转两次头再向右转两次头以便获得牛奶。实验过程中,婴儿为了获得牛奶而采用了搜索策略,即如果向左转头没得到牛奶便马上转向右边,这正是一种问题解决行为。

(二)思维的发展

主要讲问题解决能力在婴儿期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

1. 0-9、10个月

目的性是问题解决行为的基本要素。皮亚杰认为在婴儿0~5个月不存在问题解决行为。因为这一时期,婴儿的行为还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不能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婴儿5~9、10个月时,婴儿开始协调各个独立的感知--运动图式并以此做为达到某种愿望的手段。例如,他可以协调手、眼感知--运动图式以便拉动绳子使摇篮上方的拨浪鼓发出他所感兴趣的咕咚咕咚声。

2. 9—10、12个月

这一阶段婴儿产生了为达到某一特定结果而选择方法的初步的有计划行为。例如,婴儿能寻找不在眼前的物体,可以排除眼前的障碍,或采取某种工具(绳子、棍子等)来够取远处的物体,这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很简单,主要是采用搜索法。常犯ΑB非错误,婴儿只要成功的在Α处找到东西以后,即使后来东西被转移到Β,他也仍坚持在Α处找,而不考虑Β处。

3. 12—24个月

12—18的婴儿很少犯AB非错误。但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仍比较简单,只是根据有关启发性信息进行选择性搜索,还不能事先进行计划或设计好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因为他们缺乏心理表征能力,这使得他们只能进行尝试并根据外显的(实际结果)动作来判断这种方法的有效性。18—24时,婴儿能运用心理表象来解决问题。例如,皮亚杰曾观察到一个婴儿有一次想把一长串项链放进一个小盒子里,经三次都失败了。这时她停下来,把项链放在盒子旁边的地板上滚成球状,然后成功的将项链放入盒子里。而12—18个月婴儿解决这个问题则尝试了22次。 

分享 转发
TOP
广州越康教育-悦康特殊需要儿童发展中心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州市融合教育研究所-悦康儿童康复训练中心